Research for Collaboration Model of Human Services 3 (in Chinese)
修复心理创伤与和解的历史性尝试:「记忆南京2011年」的报告和课题
| 开头语(翻译) | 村本邦子 | (189_191) | 
| 目次 | (193_194) | |
| 第一部分 主题演讲记录 | (195) | |
| 1.「记忆南京,从负面遗产到共有财富」 | 張連紅 | (196_200) | 
| 2.【记忆南京2011】活动流程(翻译) | 笠井綾 | (201_210) | 
| 第二部分 研究报告 | (211) | |
| 1.追憶南京2011活動帶領者的省思(翻译) | Armand Volkas | (212_221) | 
| 2.续・修复心理创伤与和解的历史性尝试:「回想南京2011年」的报告和课题(翻译) | 村本邦子 | (222_233) | 
| 3.为南京「和解」―架起历史深渊之桥(翻译) | 小田博志 | (234_245) | 
| 4.研究战争史等各种问题(翻译) | 金丸裕一 | (246_252) | 
| 5.从一人称中走回「战争之体验」〜以体验心理学为基准,构筑历史和平教育〜(翻译) | 村川治彦 | (253_261) | 
| 6.当历史在故事中相遇―― “一人一故事剧场”在追忆南京2011国际研讨会应用的思考 | 郑春晖 | (262_264) | 
| 第三部分 参与者的感受 | (265_322) | |
| 1.震撼!感动!万感交集!“记忆南京2011”抚平战争创伤国际研讨会感想 | 羅翠翠 | |
| 2.活动之感想 | 匿名 | |
| 3.南京记忆 201110月5-8日 | 陈韵 | |
| 4.记忆南京2011 | 董石 | |
| 5.参加南京研讨会感想(翻译) | 藤原慎太郎 | |
| 6.为了东亚和平(翻译) | 洪里奈 | |
| 7.记忆南京2011 | 鸣去剑 | |
| 8.记忆南京2011 | 黄志敏 | |
| 9.国际研讨会“记忆南京2011”感想文(翻译) | 川崎宏祐 | |
| 10.国际研讨会“记忆南京2011”感想文 | 黙崛 | |
| 11.记忆南京2011感想文 | 刘忠良 | |
| 12.参加“记忆南京2011“国际研讨会感想(翻译) | 仲野沙也加 | |
| 13.参加“记忆南京2011“国际研讨会感想(翻译) | 西顺子 | |
| 14.参加南京工作坊之感想(翻译) | 野间瑠璃 | |
| 15.参加南京工作坊之感想(翻译) | 菅原悠治 | |
| 16.“记忆南京”活动感想文 | 滕川 | |
| 17.报告文献(翻译) | 和田慎太郎 | |
| 18.记忆南京2011交流活动感想文 | 王柯 | |
| 19.“记忆南京2011〜 战争创伤与和解修复的尝试”工作坊参后感 | 渡邉佳代 | |
| 20.记忆南京工作坊的感想 | 袁暁菊 | |
| 21.“记忆南京2011”感想 | 张帆 | |
| 22.被聆听的记忆 被理解的创伤-参加记忆南京2011国际研讨会心路历程 | 郑春晖 | |
| 23.“记忆南京2011”國際研討會參加有感 | 翁 曉丹 | 










